English

《农业发展论》

1999-08-13 来源:光明日报  我有话说

武汉大学出版社1995年1月版武汉大学 郭熙保 著

获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一等奖

全书32万字,是国家“八五”重点图书《经济发展理论研究丛书》之一。该书分5篇12章。第一篇:发展理论中的农业发展思想,对发展经济学中农业发展思想的演变过程进行了简要的概述。第二篇:农业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其中第二章讨论了农业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第三、四章分别考察了农业部门的产品与市场贡献以及资本贡献。第三篇:传统的基本特征与增长源泉,其中第五章论述了传统农业的基本特征和增长源泉,第六章专门讨论了农业剩余劳动问题。第四篇:现代增长的特征、源泉与道路,其中第七章对现代农业增长的主要源泉——生产率增长问题进行了比较分析,第八章从理论和历史角度考察了现代增长的各种道路。第五篇:现代农业增长的因素与条件,分别讨论了技术进步、土地制度、教育金融与市场、工业化与城市化等对农业发展的影响。第二、四、五篇为该书的重点。

该书从发展经济学的角度较为系统地探讨了农业发展理论,把理论分析与实证分析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该书突出的特点是把农业发展置于整个经济发展的大框架内加以考察,避免了就农业论农业的局限性,第二篇对农业的地位与作用的分析较为深入透彻,详尽论证了农业国工业化过程中的相对地位与贡献(或作用)的辩证关系,指出,农业的相对地位在长期是趋于下降的,但农业对工业化的贡献(如产品贡献、市场贡献,尤其是资本贡献)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却是巨大的;没有农业的一定速度的增长,工业化是不可能实现的。这就为稳固和加强农业这个基础提供了坚实的理论依据。第三、四篇讨论了农业增长的源泉,详细地阐述了传统和现代农业的增长原因,指出他们之间的主要差别是:传统农业的增长主要靠土地与劳动要素的增加,而现代农业增长则主要依靠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后者主要产生于非农业部门。因此,非农业部门的发展必须依赖农业的各种贡献,同时农业的增长也依赖非农业部门和城市的扩张,而且,农业部门和非农业部门必须保持平衡的发展。这样,农业发展问题就与整个经济发展问题密切地联系起来了。

该书除了在体系上比较独特之外,还有很多创新之处。例如,作者在前人研究基础上提出了一个适合与我国资本转移的核算体系,并根据这个体系对我国40年来农业资本流出数量进行了较为科学的计算,对资本流出的特点进行了较有说服力的概括。作者对农业剩余劳动的概念提出了独到的见解,并从理论和事实方面给出了可信的证明。该书对土地制度与农业的关系也提出了自己的观点,从历史和理论详细地论证了农业家庭经营制度迄今为止是最有效率的制度,从而为巩固和完善我国现行农业家庭经营制度提供了理论基础。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